国产碳化硅MOSFET全面开启对超结MOSFET的替代浪潮

一、SiC MOSFET取代SJ MOSFET的必然性

性能优势显著

高频高效:SiC MOSFET的开关频率(如GTC030N75F3的开关时间低至16ns)远超SJ 超结MOSFET,可减少电源系统中的磁性元件体积,提升功率密度(如数据手册中提到的“关断能量降低至150μJ”)。

高温可靠性:SiC器件在175°C高温下仍能保持稳定性能(如导通电阻仅从40mΩ升至55mΩ),而SJ MOSFET在高温下损耗显著增加。

低损耗特性:SiC的导通电阻和反向恢复电荷更低(如GTC055N75F3的Qrr仅65nC)。

 

成本下降加速替代

国产化降本:8英寸晶圆厂2025年量产,单片成本降幅达40%-50%,SiC MOSFET价格与SJ 超结MOSFET价格相同(如6英寸衬底价格已从6000元/片跌至1500元/片)。

规模化效应:碳化硅功率器件产能释放推动边际成本下降。

 

二、2025年SiC变革对电源行业的影响

技术端:设计范式重构

拓扑优化:高频特性要求电源设计采用LLC、DAB等软开关拓扑,减少开关损耗(如GTC075N75F3的Eon/Eoff低至110/90μJ)。

散热简化:SiC的高温耐受性(Tj达175°C)可减少散热器体积,助力超薄电源(如数据中心PSU厚度降低30%)。

设备国产化:本土企业突破外延炉、离子注入机,衬底良率从提升。

 

市场端:竞争格局重塑

淘汰低端产能:缺乏技术积累的中小厂商(如减薄栅氧层至30nm以下者)因可靠性问题(HTGB测试寿命不足1000小时)被出清。

国际竞争升级:国产SiC模块通过AQG324认证进入全球车企供应链, 标准与生态升级。

可靠性标准趋严:行业推动动态抽检(如TDDB寿命测试)和第三方认证,淘汰参数虚标企业。

生态协同:国产SiC产业集群,封装材料(如铜烧结胶)、测试设备本土配套完善。

首页    行业资讯    国产碳化硅MOSFET全面开启对超结MOSFET的替代浪潮

行业资讯

专注SIC的研发制作,展现工业的科技之美。